最近好多人愁得睡不着——高价买的房子跌了快一半元宝枫资本,贷款还一堆,不知道啥时候能涨回来。
今天就说3个实在话,帮你搞懂现在房价的真实情况,看完就知道接下来该咋做。
一、一年少800万人!房子供大于求,武汉这些楼盘跌得让人心疼?
2025年有组数据特别扎心:全年死亡人口预计1300万左右,出生人口刚过500万(暂时)。
这一减,一年就少了800万人。
人少了,房子却没少。
每年老人去世后,会释放出上千万套老房子;同时,新建的房子也有上千万套。
一边是房子越积越多,一边是买房的人越来越少,你说房价咋涨?
就说武汉,以前那些“标杆盘”现在跌得让人揪心。
武汉天地巅峰时单价破6奔8,现在最便宜的才3万出头,直接腰斩;
保利时代之前喊着4万的价,现在1万5就能拿下,跌得比膝盖还低;
还有帝斯曼,曾经是学区房里的“王者”,最高卖到9万一平,现在同户型5万多就能买。
有武汉的业主说,自己家房子巅峰时2万7,现在1万3都没人要,真是“闯到个鬼”。
更别说小地方,比如新乡,体制内一个月到手2700块元宝枫资本,房价还6000多。
有人算过,合理的房价应该是当地最低工资的1-2倍,新乡最低工资2100,现在这房价明显还没跌到位。
二、跌50%要涨100%!还有日韩的“怪现象”,中国会走老路吗?
有个冷知识可能很多人没算过:房子跌了50%,想涨回原来的价,得涨100%。
比如你100万买的房,跌到50万,要再涨50万才能回本,这可不是简单涨一点就行。
更让人纠结的是,人口减少后,房价可能会出现“两极分化”,就像日韩那样。
韩国就两个大城市,首尔和釜山,现在釜山快“荒废”了。
中青年都往首尔跑,曾经热闹的商店街现在没人,空房子遍地,房价惨不忍睹;
可另一边,首尔的房价还在涨。
为啥会这样?
因为中小城市人口一少,商店、学校、医院这些配套就撑不起来,年轻人找不到工作,只能往大城市挤。
大城市人多了,房子需求还在,房价就可能稳住甚至涨一点;
中小城市没人了,房子只能烂在那儿,连拆除的钱都没有。
现在有人问元宝枫资本,中国会不会也这样?
看看大佬的动作就知道,今年7月开始,集中抛售了大湾区4城的400套房产,北京的豪宅也在降价卖。
大家都知道李嘉诚“嗅觉”灵,他这么干,说明在他看来,房地产还没到底,现在可不是接盘的时候。
而且国家一直说“房地产止跌回稳”,注意是“回稳”不是“回升”。
不是国家不想让房价涨,是真的回天乏术了,只能先让它别跌太快,稳稳地降。
三、未来生孩子能分房?2025年生育政策藏信号,房子可能变“消费品”?
今年有个特别明显的变化:7月开始,很多地方给新生儿发钱,还没任何门槛。
之前还有地方免除一年幼儿园学费,连信奉“高福利”的国家都急着搞育儿补贴,可见出生率有多低。
有人跟朋友喝酒时聊到,未来会不会出现“生孩子就分房”的情况?
朋友说,这不是没可能:国家把烂尾楼收过来,装修一下改成保障房,生孩子的家庭就给住。
然后靠啥赚钱?靠管物业啊。
水电、燃气、网费、停车费、广告费,哪怕每个月收800块,一个小区2400户,一年就能收2304万,要是小区大,收入更可观。
不生孩子也没关系,国家可以租给你,市场价4000的房子,国家收3000还包水电,你选哪个?
当然,这只是朋友喝多了的猜想,不能当真,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。
毕竟现在出生率这么低,国家肯定要想办法鼓励生育,房子或许会成为其中一个“抓手”。
而且未来的房子,可能会慢慢失去投资属性,变成纯粹的“消费品”,就像日本那样。
日本房价1991年见顶后,跌了80%左右,直到2012年才慢慢回稳。
但日本的老房子15年就成了“负资产”,没人愿意买,只有新房还有点市场,而且价格也没回到当初的巅峰。
有地产大佬说,中国房地产大概还有5-10年的低谷,之后会回温,但绝不会像以前那样“疯狂涨”。
未来只有好地段、好品质的新房还有需求,那些老破小、高层电梯房,可能会像日本老房子一样,慢慢贬值。
看完这些,是不是心里有点数了?
以前买房就能赚钱的时代,大概率是过去了,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房子,可能真的要做好“长期不涨”的准备。
哪怕是大城市,想回到之前的高价,也得等很多年,甚至我们这代人都未必能等到。
你家那边房价跌了多少?要是未来国家真的搞“生孩子分保障房”,你会动心吗?
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,觉得有用就转给身边愁房价的朋友,别让他们再盲目等涨价,也别踩了接盘的坑!
作者声明:作品含AI生成内容
恒运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